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姚锦祥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正式启动福岛核电站废水排放计划,将这一问题推向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一年来,日本共进行了8次核废水排放,分别是2023年8月24日、2023年10月5日、2023年11月2日、2024年2月28日、2024年4月19日、2024年5月17日、6月28日、2024年、2024年7月7日,每轮排放量为7,800吨,累计排放核污水6.24万吨。预计未来整个海洋排放周期将持续至少30年。
但事实上,由于日本正在零碎、分步地向大海排放,除了环保组织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外,近期国际舆论对日本向大海排放核污水也产生了“疲劳”。海似乎正在慢慢地开始出现。媒体关注度下降,国际监督似乎也有所削弱。我们似乎只记得去年8月24日的第一次出海,但对后来的每一次出海却越来越“冷淡”。
日本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示意图。 @央视国际新闻
被忽视的日本渔民的声音
当你浏览日本互联网上有关核污水的评论时,你会发现绝大多数日本网民支持将核污水排放入海,对日本政府和东电有绝对的信任,并相信邻国的质疑各国完全没有根据,完全是政治操作。
一方面,这确实显示了当前日本在“网权”影响下的舆论氛围。核污水问题已高度政治化,成为“选边站队”问题。另一方面,那些支持或理解中韩观点的人往往被视为被收买的“传声筒”,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逐渐冷静下来。
因此,在这样的氛围下,日本渔民的声音实际上是被选择性忽视的。
日本沿海渔业历史悠久,是许多家庭代代相传的生计来源。然而,核废水排放引发的公众恐慌和市场信心下降,导致海鲜销量大幅下滑。尽管政府承诺向渔民提供经济补偿,但渔民担心的不仅仅是经济损失,还有未来市场信任的恢复。
尽管日本提供了所谓的“科学证据”,但消费者对安全性的疑虑仍难以消除。不少渔民担心,即使核污水对海鲜的直接影响多年后消失,市场上“福岛出品”的标签也可能成为永久阴影,严重影响产品销售。
此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也面临挑战。虽然核污水经过所谓的“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处理,但长期持续排放可能会对海洋生物的繁殖和栖息地产生不可预见的影响。这种不确定性加剧了渔民的焦虑,他们不仅担心短期收入下降,还担心长期维持生计的渔场可能遭受永久性破坏。
与这些忧虑相伴的,还有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以来福岛作为灾区的“失落感”。重建部长一再更替,但福岛似乎仍然没有复苏的迹象。这是福岛民众对日本财力分配“不平衡”的失落感,以及对未来复苏困难的焦虑感。
就在日前,日本多家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企业被判定无法获得东京电力的赔偿,因为它们“无法证明其损失与向海排放核污水有关”。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承认自己运气不好。这也再次说明,沉默的人群也是最脆弱的群体。他们的声音不能被认真对待,他们仍然遭受着排海政策的伤害。
有趣的是,一年来,日本外务省一直喊着“风评受害”的口号,认为邻国的指责和质疑导致日本水产品滞销、渔民受损。这个逻辑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转眼间,日本从主动排海又变成了“受害者”。如此看来,渔民与日本政府的冲突,变成了渔民与“顽固”邻国的冲突。这确实是一个“巧妙”的逻辑变换。
核污水将如何影响海洋生态?
核废水排放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问题。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表示,排放的水经过ALPS处理,只有放射性氚很难完全去除。然而,氚是一种放射性氢同位素,尽管其放射性较低,但长期接触会对海洋生物产生累积影响。
初步监测数据显示,排放区附近海水中氚浓度确实有所上升,但尚未达到国际公认的危险水平。然而,这一数据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对海洋生态的担忧。一些科学家指出,氚的长期累积效应及其与其他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对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影响可能会逐渐传导到整个生态系统,从小鱼到大型捕食者,甚至影响鸟类和哺乳动物。
除氚外,其他放射性物质对海洋生物基因和繁殖力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威胁到一些脆弱的海洋物种,特别是已经濒危或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物种,这可能会进一步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Geomar Helmholtz-Zentrum于2012年对福岛核污染在海洋中的扩散进行了计算和建模。这是仅福岛核事故16个月后污水泄漏到海洋造成污染的模型。核事故。从蓝色到黄色,辐射值从低到高。
尽管目前的数据未能显示出明显的生态灾难,但长期的生态监测是必要的,以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危机。许多国际组织,包括绿色和平组织、海洋保护协会、地球之友、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和海洋守护者保护协会组织,都对日本向海洋排放污染物表示持续关注。
国际组织主要提到了四个方面的潜在担忧:
首先,福岛核污水中氚的总含量可能达到860TBq,远远超出普通核电站的排放标准。它在海洋环境中的长期积累和可能的生物浓缩效应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
其次,福岛核污水中除氚外,还可能含有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碳14、锶90、铯137、碘129等,且半衰期较长。
第三,由于放射性物质在海洋中扩散的复杂性,这些物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仍缺乏足够的数据。
第四,即使在符合国际排放标准的前提下,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仍可能对公众健康构成风险,例如增加某些疾病的发病率。
国际社会的监督和呼吁是关键
在处理核废水排放问题时,日本与周边国家之间缺乏协调的情况尤为突出。中国、韩国等周边国家对日方单方面决定表示强烈不满,认为日方没有充分考虑邻国关切,缺乏透明度和沟通。
一方面,日本在核废水排放决策中未充分考虑邻国意见,采取单方面行动。排放的长期环境影响以及解决海洋生态系统潜在风险的措施尚未得到充分讨论和谈判。
另一方面,在核废水的评估和监测方面,最重要的是东京电力公司、日本原子能管理委员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虽然有一些第三方机构与周边国家进行海洋环境监测,但离真正的第三方独立采样还有一定距离。
此前,有韩国编辑询问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是否从日本收到了100万欧元”。后者没有回答。视频截图。
去年,地区国家在核废水处理问题谈判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在2024年3月11日的核污水交叉核查中,中国首次参与相关检查工作。 3月20日,中日核领域专家在大连首次就核废水排放问题进行对话,交流技术细节。日本外务省、经济产业省、原子能管理委员会、东京电力公司等多家机构参加。 。
这种讨论和交流确实是必要的,但遗憾的是,这只是在海水排放之后才开始的。中国当前的诉求是建立长效的国际监督检测机制,以及周边国家和其他利益攸关方广泛参与的独立、有效的检测安排。距离这一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日方还需要拿出更大的诚意。
此外,国际社会也必须保持高度关注,不能对此问题充耳不闻,更不能习惯舆论的“冷感”。核污水排放涉及全球海洋健康与安全,关系各国食品安全和环境权益。有鉴于此,国际社会应呼吁日本进一步加强排放过程的透明度,披露更多监测数据,并接受独立的国际评估。国际社会也应加强核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寻找更安全、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潜在危害。
总体而言,日本八轮入海背后,既没有说服邻国,也没有说服本国渔民。这种内外矛盾凸显了日本政府在核废水排放问题上的双重困境:既无法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又无法消除国内的反对声音。
此次纪念活动不仅是对日本政府决策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其国际信誉的重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日方今后应采取更加谨慎、负责任的态度来回应国内外的质疑和关切。只有这样,日本才能重拾国际国内的信任,化解当前的危机。
本文首发于2024年8月24日《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