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民生智库 | 台湾垃圾分类历史经验研究——从“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看台湾垃圾

添加时间:2024-01-21

/

原创 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民生智库

编者按:

随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的临近,民众垃圾分类的意识越来越强,各具特色的垃圾分类经验也在积极实施推广中。即日起,民生智库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将发布一系列垃圾分类经验研究文章,详细介绍国内外垃圾分类情况,旨在通过客观研究,总结经验,对我国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对策建议。今天推出第一篇:《台湾垃圾分类历史经验研究——从“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看台湾垃圾分类》。

上世纪80年代,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同时,生活垃圾也爆发式增长,“垃圾大战”和“垃圾围城”同样困扰着台湾地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开始推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居民需要垃圾粗分类,未按要求则给予一定处罚;同时加强对儿童、在校学生的宣导工作,把垃圾分类意识植入孩子们的心里。

台湾最初实行垃圾分类回收也是处处受阻、进程迟缓,而如今随着台湾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机制的日益完善,越来越接近“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的目标。台湾因垃圾源头减量使得城市生活垃圾减量83%。

一、台湾地区垃圾管理历程

台湾 环保_环保台湾亚克力_台湾环保纪录片

台湾地区垃圾管理工作在1979-1988年期间处于立法及起步阶段。1979年4月,台湾行政院通过《台湾地区环境保护方案》,筹划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行政组织体系;1985年台湾行政院卫生署颁布了《一般废弃物卫生掩埋场设置规范》,开始加强卫生填埋场的建设。这段时期的废弃物管理政策主要强调从末端治理,没有考虑源头减量及资源回收,每年的垃圾产生量增长率保持在4.7%左右。

1991-2006年,台湾地区垃圾管理进入焚烧及资源回收发展阶段。到2006年,台湾先后建立了27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总规模达到/d。从1998年起,台湾开始参考国外垃圾处理的思维,“源头减量、资源回收”为垃圾管理的主要方向。2005年从10个示范县市开始实施“垃圾全分类、零废弃行动计划”,通过资源分类回收,以期达到家庭垃圾源头减量的目标。

2007年3月27日,台湾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发布了《迈向永续台湾环保行动计划》,其中包含:一般废弃物源头管理及全分类零废弃计划;事业废弃物管理及零废弃行动计划;废家具、废家电及厨余回收再利用计划;提升资源回收效率及制度改进计划等。这标志着台湾的垃圾处理进入全面管理阶段。

环保台湾亚克力_台湾 环保_台湾环保纪录片

图:台湾地区垃圾管理历程

环保台湾亚克力_台湾 环保_台湾环保纪录片

br/>二、台湾地区垃圾分类政策

环保台湾亚克力_台湾 环保_台湾环保纪录片

br/>1、“垃圾不落地”政策

1997年起实施“垃圾不落地”政策,“垃圾不落地”就是垃圾车定时定点回收,小区内不设垃圾桶、垃圾箱、密闭式清洁站等生活垃圾暂存和中转设施,居民需自觉地将已经分类的垃圾直接投入垃圾收集车内,省去了收运者收集垃圾再进行分类的过程。

2、“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

2000年起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台湾地区要求民众在投放生活垃圾中的一般垃圾时,必须使用专用垃圾袋,民众在购置这种专用垃圾袋时即交付垃圾费,丢弃的垃圾越少,所需支付的费用也越低。该项政策的收费依据以相关部门设计出的专用垃圾袋容积为计量工具,计算市民应缴垃圾费的金额。专用垃圾袋的价格中包含了垃圾收集、清运及处理的费用,不包含垃圾袋制造成本。

3、资源回收政策

1997年台湾地区推动“资源回收四合一计划”,要求社区组建资源回收互助组织推动家庭垃圾分类、回收和预处理,形成分类系统;官方形成收运系统;回收商负责资源回收,形成终端处理系统;信托基金向回收体系注入资金推动社区、回收商和地方政府清洁队严格执行资源回收制度(如下图所示),进一步明晰了垃圾分类回收的主体责任与运作框架。

br/>图:台湾地区资源回收系统

4、强制垃圾分类

2005年起,台湾环保部门推行强制垃圾分类,要求市民在源头将垃圾分为资源垃圾、厨余垃圾及一般垃圾三大类,不分类则会被拒收,屡教不改或被处罚1200-6000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283-1417元)。前三个月采用劝导方式,第四个月开始采用由执行机关稽查处分方式强制规范民众进行垃圾分类。

三、台湾地区垃圾分类及处理方式

1、生活垃圾分类标准

台湾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见下表,主要包括一般垃圾、资源垃圾、厨余垃圾和巨大垃圾。

表:台湾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标准

台湾环保纪录片_环保台湾亚克力_台湾 环保

2、垃圾收运方式

以台北市为例,台北实施“垃圾不落地”及“资源回收计划”,小区内不设垃圾桶、垃圾箱、密闭式清洁站等生活垃圾暂存和中转设施,居民必须在家里对垃圾进行粗分类,不分类则拒收或处罚。

居民每天分别在晚上5:15和7:00将垃圾直接交给垃圾车收运。在垃圾投放时间点内,居民拎着专用垃圾袋到达停车收运点,三辆垃圾车(熟厨余垃圾车、生厨余垃圾车以及一般垃圾运输车)伴着音乐声抵达,投放和收集过程仅花费3分钟时间。

3、分类处理方式

垃圾被收运后将会分类进行处理。一般垃圾采用焚烧方式进行处理。资源垃圾在被回收后,被更细致地分类和回收再利用,剩余少量不可回收的垃圾将被焚烧处理。厨余垃圾根据处理方式可再细分为生厨余和熟厨余,生厨余将用来堆肥,熟厨余将送至养猪场喂猪。

图:台湾地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式

四、台湾地区垃圾分类效果

1、实现垃圾减量

台湾的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后,实现了垃圾减量。垃圾总产量及人均日产生量逐渐减少。台湾“垃圾不落地”政策的成果受到一些国际组织的肯定,并成为不少国家、城市的学习榜样。

图:台湾生活垃圾产生量减量图

2、资源回收量上升

台湾的垃圾分类推动了资源回收。在垃圾费随袋征收的激励下,民众更愿意将回收物进行回收处理,减少垃圾处理量,维持良好的制度环境。以台北市为例,在强干预的引导下,台北市资源回收总量从1999年的2.29万公吨急速增长至2002年的22.14万公吨,增长率达到864.6%,垃圾清运量从1999年的123.81万公吨减少至2002年的74.19万公吨,减少了40.1%。2002年以后,台北市垃圾清运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并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资源回收总量呈上升趋势。从2009年开始,台北市的资源回收总量超过了垃圾清运量。垃圾分类减量后,台北市焚化炉的负荷明显下降。在政府强制干预下台北市垃圾分类的良好秩序基本形成。

3、增强民众环保意识

台湾开展垃圾分类,增强了民众环保意识。台湾民调显示,民众对垃圾分类政策的满意度达到了80%。台湾地区垃圾分类的意识已深入人心,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政府干预不无关系。

五、台湾地区垃圾分类经验

1、充分利用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台湾,垃圾分类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许多措施的实施都得益于公益性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如台湾的佛教慈济功德会,慈济在全台设置众多资源回收站,进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工作,包括双和回收站、中和回收站、三重回收站和内湖回收站4个,回收的工作人员大多为义工。为了实现“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排放”,慈济功德会的义工会组织民众学习资源回收的知识,组织民众在回收站对资源进行二次分类和回收,将塑料按照不同类别重新分类、将纸板细分为碎纸板盒纸箱、将废旧家用电气拆分并分类等,对废旧家电上回收的原件进行再加工。

2、资源回收率高推动垃圾资源化

台湾垃圾分类过程中,非常强调资源的可回收利用,通过多种类、细分类的资源回收,促进资源回收率的提高。为达到垃圾全分类、零废弃的目标。台湾实施垃圾分类收集政策以来,厨余垃圾资源化率和资源回收率呈上升趋势,生活垃圾减量效果突出,垃圾源头减量效果明显,推进了环境保护。

3、运用经济杠杆促进垃圾分类

以台北市为例,2000年7月1日前,台北市垃圾处理费用随水费征,垃圾费随水费征收后,垃圾减量效果不佳,工作效果并不理想。自2000年7月1日起,台北市改变垃圾收费方式,垃圾费随袋征收,市民必须购买专用垃圾袋投放一般垃圾,这意味着垃圾越多,所需购买垃圾袋的费用将越多。台北市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有效利用了经济杠杆,促使市民养成减少垃圾产生和参与资源回收的好习惯。

注:文章封面图来自网络。

——END——

往期精选

★ 民生智库 | 对疫后城市管理工作的思考

★ 民生智库参与联合百名中国学者《致美国社会各界的公开信》 ——国际知名期刊《外交学人》()刊发

关于我们

民生智库是中国最早专注于公共事务领域的社会研究智库,也是国内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政府合作智库之一,连续两年成为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退出评估唯一社会智库,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委托单位,拥有国内唯一专注于民生领域的大数据研究院。

智库秉持“真实社情民意、权威评估咨询”宗旨,以“为社会思考、为国家献策”为己任,关注民生,体察民情,聚焦民意,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破解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难点问题,为我国政府提供政策决策依据和咨询建议,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在公共事务研究领域独树一帜。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163.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